数字伦理前沿论坛(2020)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0-01-07

2020年1月4日,数字伦理前沿论坛(2020)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期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二级分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揭牌,成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发起者和秘书处的该学会的第二个分会。随后,数字伦理研究国际学术工作坊和圆桌论坛等系列活动也相继举行。“数字伦理”(digital ethics)成为系列活动中国内外学者探索智能融媒体时代学科创新发展的关键词。


会议与会者合影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晖莅临论坛并致辞,对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数字伦理研究的未来表达期许。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数字伦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龙耘教授主持。


刘守训副校长致辞


许英副理事长致辞


王晖主任致辞


嘉宾致辞后,在国内外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见证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作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二级分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有效拓展科技传播研究的学科边界,整合国内外的前沿研究力量,积极应对数字时代出现的一系列伦理挑战,成为新闻传播、互联网信息等领域知识创新的崭新增长点。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苏州大学、腾讯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网络传播杂志、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单位的业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了上午的数字伦理前沿论坛(2020),就智能媒体、大数据等科技现象及其引发的信息传播领域的伦理问题,展开了跨学科和多维度的研讨。

“数字时代的伦理边界”的专场由龙耘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作了题为《信息个人化与算法推荐:现状与前景分析》的报告。她认为,算法深刻地介入到了新闻采访和新闻发布环节,并加深对新闻写作阶段的渗透,围绕算法的规则,用户也会有意识地与其进行交互;从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出发,她也探讨“个性化新闻”是否局限了人们的信息范围和媒体的公共性、专业性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就数字艺术伦理新边界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传统的艺术美学伦理问题被颠覆,从而进入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在数字艺术新语境中,在高度艺术化和戏剧化的叙事情境下,“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这三对基础概念的边界不再清晰。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算法的公共性背离风险》的发言。他主张,数字传播的本质即为社会控制,形成了精准投放和针对性传播修辞。数字算法传播营造的特殊拟态环境所导致的算法迷思,塑造的“认同”和偏执型人格加强了这一社会控制。因此,一场数字传播的“启蒙”在当今数字平台霸权式的操控之下急需到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教授在点评中提出,新闻信息源越来越多地在个人身上形成,一种策展的方式,一种订制的新闻正在出现,但这一趋势加剧了人的单向性困境和被操纵性可能以及社会范围内公共性讨论的缺失,这正可以从传统艺术美学“真、善、美”等理念的模糊状态中找寻答案,而就国际语境而言,可以先从商业伦理的相关规范开始着手做起。


专场一发言人


会场听众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教授主持了主题为“数字伦理的价值追问”的专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在题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秩序:数字伦理》的发言中指出,人类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的概念需要进行区分,人工智能伦理超越了“物我两分”的格局,而一种人类和谐发展的新秩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人机共生的智能社会,应该确保人人都有追求数字福祉和幸福工作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研究员就2019年我国新闻伦理研究的成果、问题和趋势进行了综述性分析。他指出,有关数字智能媒体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大数据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问题和算法问题受到学者关注,关于科技向善及自媒体短视频伦理等议题也被学者广泛讨论,但基本概念、学科范畴和对象界定不清晰,研究缺乏宏观关照是主要存在的问题,“元伦理学”研究应该得到加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袁艳教授带来了《谁的AI(爱)心陪伴?——对中国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伦理的性别追问》研究分享。她就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发出质问,“AI”能等于爱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又是谁在爱?从“性别与技术”角度切入,她追问了技术如何被性别化和二者相互建构的关系。基于实证研究,她提出,在平台化的“云养娃”形态中,亲子关系得以重塑,而男性气质和父职导向更为明显地在这些陪伴机器人中显现。腾讯研究院研究员余潜倩分享了《科技向善,开启一场社会实验》的报告。她认为,科技向善的实践应该从学界的理论思考中汲取营养,而运用技术手段去解决一些社会固有问题是可以尝试的。从条款理念到实践行动,科技向善的真正“落地”离不开社会业界和前沿研究的合力,最终期待一线产品设计师的产出,而科技向善的实践如何规避商业利益的诉求也值得进一步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长潇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新秩序的展望一定要基于新时代数字伦理传播的基本状况;人工智能“精神与灵魂”的追问,更是对生活本身的追问;对于元伦理学的回顾,对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将影响数字伦理研究的未来。


专场二发言人


专场二发言人


作为数字伦理前沿论坛(2020)的系列活动之一,受邀访问中国传媒大学组织学术讲座的四位国际学者在“数字伦理的原则规范”工作坊上分享了他们的相关研究。工作坊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国际传播分会副主席姬德强主持。密歇根大学伦理、社会与计算中心主任克里斯汀·桑德维格教授的发言以《投喂之忧:数字媒体新类型的上升》为题。他认为,“投喂”是一种个性化的但非人为介入的算法推荐和持续更新,这种无所不在的连接满足了当今的社交需求和个性化需要;但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算法推荐系统和一些应用程序形成的个性化投喂现象有可能并非是自己真正的兴趣,这一张力和矛盾形成了当今互联网空间的一个伦理议题。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公共服务媒体政策分会主席钱忆亲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伦理的原则和机制》的汇报。她提出,从哲学路径进入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可以参照实用主义、社会契约论、儒家思想等理论进行思考,而是否需要将规范性伦理和描述性伦理相结合亦值得学界反思。同样,伦理原则问题也应在全球社会语境中加以讨论。肯塔基大学传播学院邰子学副教授就《机器有精神,但是否有灵魂?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作了发言。他提出,随着一个“黑箱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和智能算法带来了我们日常生活所依赖的信息消费,也带了伦理问题,即新技术越有用,我们就越难找到可替代的选择。人工智能可以超出设定地按照自己的逻辑运作,这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穆拉·尼古莱特·迈凯门的讲述以《删除:美国政府网上印象管理的伦理问题》为题。她研究了美国政府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表现,以及对平台、用户、受政府雇佣的社交媒体运营者等多维度的观察,指出伦理问题以及对自由表达的诉求在当今的“删除”时代尤为重要。


国际工作坊讨论现场


与会媒体代表


参加工作坊的还有两位国内学者。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明献副教授带来了《透明性:自媒体公共信息转发的伦理原则》的报告。基于对自媒体的技术赋权和参与式文化特征,以及涉及自媒体的伦理问题的讨论,他认为,自媒体传播中组织用户要比个人用户承担更大的责任,而透明性原则能较好地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伦副教授聚焦于《计算时代的数据获取与数字伦理》。她介绍了数字时代数据获取的具体方法路径,而这些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非法获取或使用的伦理困境。在一些平台公司的知识产权声明也有友好程度不一的具体陈述。因此,抓取数据的合法性、合理性至关重要。而在应用开发者、数据竞赛和开放数据等层面,也存有一定的数字伦理争议。在数据使用的权利与义务、商业隐私与学术自由等方面是否能有一个共赢的局面也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讨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的两位博士研究生克里特·布托和穆罕穆德·阿沙德·巴蒂分别就《如何评估尼泊尔的数字媒介伦理》和《商业主义与媒介伦理》进行了分享,提供了思考数字伦理的国际案例分析。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黄典林副教授对工作坊进行了评议。他认为,围绕数字化媒体环境中的伦理问题,自媒体的转发行为很难定义其主体,但用何种伦理框架去界定并解释用户行为又相对困难,特别是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缺乏;而“删除”行为在何种情境和何种前置目的中能得以清晰定义,需要进一步探讨;数据的获取工作以及其伦理问题的“元研究”能给予学者很大启发;而针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具体语境,如果运用旧有的大众媒介理论及其框架,能否很适切地进行阐述,以及伦理究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契约”,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国际工作坊讨论现场


未来的数字伦理研究如何进行,如何找寻其跨学科的身份,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圆桌论坛“数字伦理及其可能性”致力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在龙耘教授的主持下,腾讯研究院研究员余潜倩、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长潇、密歇根大学教授克里斯汀·桑德维格、肯塔基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邰子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钱忆亲、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穆拉·尼古莱特·迈凯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袁艳和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讲师叶珲、副研究员姬德强参与讨论。各位专家就传播伦理的概念、适用边界、和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在实际传播中的尺度作用及对其未来发展可能性的理解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丰富的交流对话。


圆桌论坛现场


会场全景


龙耘教授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发言。她说,为期一天的研讨生发出许多充满张力和富有价值的议题,同时也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有关数字伦理的讨论依然难以形成共同的问题意识,甚至在某些最前沿的重要议题上难以形成底线性共识。而这些恰恰是以后更值得关注和探讨的方向。她认为,数字伦理研究是一个新的跨学科领域,它的出现契合了智能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是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这方面的深入探讨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她表示,专委会将力求以跨学科、跨界、跨行业的理念和视角展开工作,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为社会健康、包容、可持续发展助力。就学科建设方面,将结合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互联网信息学科的发展,在关注科技前沿和业界实践的基础上,就数字伦理体系建设展开基础性的观照与研究。比如说,数字伦理观念体系的建构、数字伦理的学理内涵及通识性表达、数字伦理的规范体系及实践路径,等等。

此次数字伦理研究系列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中国传媒大学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和数字伦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由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学科)提供支持。